关键词:顾建芳作品 | 殷才平作品 | 顾建芳新品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紫砂文章 > 壶言壶语

陶艺家柳先生

来源:本站 点击数:1125次 更新时间:2017/7/13 19:46:11

  柳先生乃宜兴一紫砂壶制作匠人,原本不姓柳,因其居所旁有一小河,河边长有五棵垂柳,自号“五柳树”,人们取其柳意,也慕其人品清雅,不随俗流,皆称其为“柳先生”。柳先生原籍四川,然与宜兴颇有缘源,其母为宜兴蜀山人氏,其常笑言身为半个宜兴人。柳先生曾求学于北京,毕业后去了四川,有次他随父母来宜省亲,拜望亲朋故旧,来到陶都蜀山脚下的姥姥家,小居数日,不知何故,竟为陶都风物所迷,从此喜欢上了宜兴丁山这片沃土,尤其对宜兴紫砂壶情有独衷。他回去后就辞亲别旧,轻装简从地来到自已的第二故乡宜兴丁山,找了个依山傍水僻静简陋小屋落地生根,数年之中拜师求艺,游学访友,苦研不辍,乃放言,今生与宜兴紫砂壶结有不解之缘,永无它念。自古天道酬勤,柳先生天资聪颖,再有宜兴血脉,陶风蜀水的滋养,他进步很快,制壶工艺水平日有长进,博采众家之长,技法日臻精湛,功底深厚,已达炉火纯青之境,作品被誉有天工之美也不为过。而且他书画皆精,陶刻装饰,自成一体,匠心独有,艺品不凡,意境高远,让人称绝。柳先生大学毕业,学问颇高,人文素养自然不同于一般,艺术之精之雅非常人所能及,对紫砂艺术认识深刻,妙论迭出,常有惊世骇俗之举,有人听后拍手称快,有人大惊失色,斥其谬论流毒人世,误人子弟。既然为俗所不容,且恨行业浮躁,多有欺世盗名之辈,凭一已之力不能挽狂澜,一人之言难以正本,势单力孤,何必自讨没趣。就学古人,归隐修行,息交绝游,驾一叶扁舟,来到其姥姥家所在的一小村落。所喜周围绿树成荫,翠竹森然。天阔云淡,稻花飘香,更有湖上清风,山边明月。耳边再也没有浮世流言,唯有林间鸟鸣,没有铜腥铁臭,只有翰墨书香。择一老屋,稍作修饰,就作为自已的紫砂工作室,取河边五柳树为陋室名。柳先生日有朗日作伴,夜有明月相随,读书写字,制壶作画,好不自在。浮华名利,与我何干,香茗一壶,自诩神仙。河边漫步,折柳戏水,垂钩一抛,独钓斜晖。远有蜀山横翠,近有芦苇青青,柳烟古桥旁,自有风流客。

    柳先生自隐乡下,平时足不出户,清静禅思,饱读经书,研习名家大作,精参紫砂壶型制技法,每有巧想,佳作频出,样式变化之纷繁,时人称奇,托物寓志,书法不群,别有韵格。不拘时泥,摘其精髓,选泥讲究,润物色拙,韵态自然,形美气足,不乏雅趣,让人怡养心灵,百玩难舍。虽居蔽乡,斯有陋室,然声名自播。山泉清流,洗尽尘世俗味,紫泥佳品,泛起春华余香。屡有人来,求壶不绝。奇货可期,而一壶难求。柳先生做壶,与常人不同,十分辛苦,皆为呕心沥血之作,创作前冥思苦想,殚精竭虑,以至于食不甘味,寝不安席,将其身心全部投入这一丸泥中。做做停停,捏捏想想,往往数易其稿,有时一连数天,沉浸在壶的思想中,仿佛自身已成为手中之泥巴。忽有一日,其眉心顿开,脸有异彩,必然其构思已就,胸有丘壑只待巧手完成。只见其低首弯腰,双手互动,快慢相谐,手中之泥如有灵性一般,更兼百变神法,功夫不长,一壶初成矣,再进行细细加工,左端右看,精雕细镂,壶之神壶之态跃然眼前,让人叹服不已。到此时,柳先生会停下来小憩一会,喝茶提神,养精蓄锐,紫砂壶虽然已神韵宛在,但还需要花几天时间精修才能完工,可见柳先生做壶之辛苦之认真,在此可见一斑。

    有人求柳先生壶而不得,不免心有戚戚,口出恶言,甚有中伤者也未可知,柳先生听后只一笑置之,不去理会。唯以读书做壶以自娱,不求富贵,不求闻达,不羡人钱财,不以身居陋室钱寡而不安,品茗自酌,自得其乐。有人见其壶之价昂,欲其请人代工几把,而后在紫砂壶上盖其铭章,如此必然量多,所获也丰。柳先生听后大为不悦,让其造假宁愿穷困而不为,其常说,为艺者必求真,造假毁艺毁人,乃小人恶徒所为,为人所不齿,其岂可为一点蝇头小利而置人之大义而不顾,辱没令名,为后人诟詈,徒增笑柄。其常叹,紫砂为壶,数代传承,能有今之荣光,实属不已,我辈只能增之光,岂能为利而使紫砂蒙尘暗淡,造假失德,必为后代所唾。 

Copyright 2017(c) 版权所有:顾氏紫砂  ICP备案号:苏ICP备17067833号-1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:燮和网络